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论坛 汽车论坛
小米汽车物流合作方_小米汽车供货商
tamoadmin 2024-09-09 人已围观
简介1.一线|小米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2.汽车迎来机遇,小米汽车扶持深耕商用车市场?3.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4.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雷军没投资我时,我就建议他造车驰泰集团创建于2012年,秉承“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企业愿景,以产业互联网为核心,集团紧跟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两大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五位一体”的布局,围绕物流、商贸、金服、数科、
1.一线|小米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2.汽车迎来机遇,小米汽车扶持深耕商用车市场?
3.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
4.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雷军没投资我时,我就建议他造车
驰泰集团创建于2012年,秉承“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企业愿景,以产业互联网为核心,集团紧跟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两大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五位一体”的布局,围绕物流、商贸、金服、数科、供应链,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发展,驰泰集团积极促进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物流、商贸、金服、数科、供应链客户和合作伙伴带来双向赋能。
发展历程
2012年驰泰物流成立,立足物流行业发展。
2016年驰泰商贸成立,布局商贸领域以物流商贸结合,推动运贸一体。
2019年驰泰供应链集团成立,确定大集团发展战略,构建产业互联网模式。
2020年驰泰金服成立,以供应链金融为切入点,逐步构建大金服体系。
2021年驰泰数科成立,逐渐打通物流服务的车后供应链体系。
2022年驰泰集团确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制定“1+5+N”发展方向。
2023年形成覆盖全国运营网络,物流营收 50 亿,商贸营收 100 亿,金融营收50 亿,整合物流产业链,打通上下游供应链环节。
五大集团
驰泰集团作为产业互联网领先者,业务范围广泛,涵盖物流、供应链、进出口贸易、金服科技、数字科技等领域。在各个领域,驰泰集团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家拥有强大实力和广泛影响力的企业,驰泰集团注册资金高达252亿,旗下拥有五大子集团,分别是驰泰供应链集团、驰泰物流集团、驰泰寰球进出口贸易集团、驰泰金服科技集团、驰泰高瞻数字科技集团。
驰泰物流集团成立于 2012 年,是一家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公司,服务包含大件物流、大宗物流、快递快运、危化物流、汽车汽配、综合物流等,拥有全球物流网络和先进的的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物流解决方案。驰泰物流集团近日完成对河北顶通物流有限公司的并购,标志着驰泰物流在通过产业互联网重构供应链产业的进程上又迈进一步。未来驰泰物流将持续聚焦于整合物流产业链,打通上下游供应链环节。合作客户有大金重工、天顺风能、三峡物资招标、上海建工集团、华能集团、京东集团、顺丰速运等。
驰泰寰球进出口贸易集团成立于 2016 年,综合电子消费、快消、能源、建材、汽车、农产品贸易于一体,总部位于上海市,充分利用上海地处世界贸易中心、融资成本低、渠道多等优势,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团队,帮助客户实现全球购、销售和物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秉承“科技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的理念,致力于通过驰泰集团自研发的系统,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为广大客户提供充足的货源、稳定可靠的质量、全流程风险可控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努力构建“大物流、大贸易、大整合、大协同”的供应物流贸易新格局,为把驰泰集团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大型集团做出积极的贡献。合作客户有中粮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五矿集团、中国联通、沃尔玛、益海嘉里等。
驰泰金服科技集团成立于 2020 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金融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号召,融合“资本市场服务+产业对接服务+投融资服务+政策落地+载体服务”全方位服务模块,打造了“服务+投资+服务”全链条产业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驰泰金服专注于金融科技,服务涵盖消费金融、保险金融、证券金融、资产管理、银行金融、汽车金融、供应链金融、投融资等领域,通过专业、严谨、透明的操作规范帮助企业与投资机构搭建低成本、高效率线上融资平台。围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问题,集团将利用各项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帮助企业完成增信融资与资产整合,实现资本的不断增值和利润的最大化,同时满足多赢的合作目标。合作客户有中国银行、阳光保险集团、广发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泰康资产管理等。
驰泰高瞻数字科技集团成立于 2021 年,致力于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服务。数科集团专注于软件开发、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服务,为千行百业企业用户提供智能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集团不仅将自研发的算法应用在驰泰产业互联网生态圈内的企业,对外也致力于用智慧数字技术,助力客户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包括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 、沉淀数字资产、完成全链路数据追踪、智能语义分析,洞察渠管理和投放效果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合作客户有小米科技、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中化集团、中国航天工业集团等。
五大子集团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驰泰集团强大的业务体系。未来,驰泰集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
企业文化
产业互联网体系
驰泰集团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驰泰集团通过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等一系列举措打造全产业链优化、整合,赋能和共享。
以产业互联网为核心,围绕物流、商贸、金服、数科、供应链,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在这个更关注存量的时代,实现全社会的降本增效,使民生更有价值。
驰泰集团 ·?产业互联网体系
五大板块
驰泰供应链科技、驰泰金服、驰泰物流、驰泰商贸、驰泰数科
五大类型
、增信融资、智能制造、物流交付、服务业再构
五大核心
产业洞察、整合、平台赋能、技术实现、运营管理
发展战略
? 驰泰集团以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思路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全面形成优势互补
·布局30个省,融合五大产业互联网体系,推动现代物流与现代流通一体化发展,促进商贸物流融合,深度嵌入工农业生产各环节,打造跨界融合发展新业态
结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驰泰人风华正茂,勇于变革,承载光荣与梦想,阔步向着目标前进。集团始终秉承“平等、友爱、共富”的企业文化,致力于“创建世界级产业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愿景。我们深信,有社会各界领导、专家的关注与支持,有广大同仁的厚爱与肯定,驰泰集团必将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转载来源:驰泰集团构筑“五位一体” 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一线|小米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最近一段时间,造车的公司有点多。百度造车、小米造车,滴滴造车……,现在大疆也要合作造车了。
百度造车,是为了百度多年来搞的阿波罗技术落地;小米造车,新能源 汽车 方兴未艾,小米要扎到新蓝海里面去;滴滴造车是因为它能垂直整合,手里面伊有千万台新能源 汽车 销售的控制权,一造车就是一块大。
造无人机的大疆涉足 汽车 是为了什么呢?大疆造车,一定需要落地的 汽车 企业,大疆为何选择了上汽通用五菱下的新宝骏品牌呢?
获得大疆技术加成的新宝骏,会给消费者和整个 汽车 行业带来什么呢?
大疆为啥要找上汽通用五菱
大疆成立车载部门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大疆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明确,要做自动驾驶。而且大疆车载的理念是“为所有人提供安全、轻松的出行体验”。
就是说,大疆车载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备把自动驾驶做成高大上的阳春白雪。
在技术层面上,大疆根据不同驾驶场景目前提供了3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一个是自动泊车,一个是城市道路80公里时速以内的自动驾驶,还有一个是130公里时速以内的高速路驾驶,完全按照中国用户的用车习惯开发。
在硬件上,大疆没有搞动辄1000T的超高算力,也没有用动辄几十万的多线激光雷达,而是在在保证功能好用和架构先进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在各个维度压缩成本,让消费者买得起,实现“给所有人安全与轻松的出行体验”的意愿。
传感器以视觉识别为主,其他传感器为辅,还投资了平民价格的激光雷达公司Livox览沃 科技 。算力硬件严格按照车规要求去做,不要求极端算力,要求稳定可靠性价比。
但是,大疆如果想实现自己的理念,就必须找一个价值观类似的 汽车 厂商进行合作。如果 汽车 厂商把自动驾驶做成高端奢侈品,那么大疆再努力也很难真正实现自动驾驶普及化。
因此,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为理念的上汽通用五菱,似乎就成为了大疆“为所有人提供安全、轻松的出行体验”最可靠的选择。
而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新宝骏品牌在自动驾驶和智能 汽车 技术的 探索 应用上也颇有成果,无疑为双方的合作又增添了众多的利好因素。
两者一拍即合,两者的理念一结合,就出炉了。
所以,大疆与上汽通用五菱的合作,是价值观共识的合作。
为啥新宝骏能够普及
众所周知,新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品牌。而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长期以来都是全球神车级别的存在。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品牌,一直在努力满足国人的用车需求
在 汽车 普及的早期时代,很多人还没那么富裕,买车不仅要代步,还要拉货,要求安全可靠质量保证,价格又实惠的车型。
上汽通用五菱在这个年代,就努力抓供应链品质,努力做大批量,压低成本。品质优秀,价格合理。这让五菱宏光在2016年销售650018辆。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私家车开始普及。大家全家出行需要比较大的车内空间。这个时候宝骏就开发出560、730等车内空间巨大,外观不错,品质同样有保障的性价比神车。结果在SUV和MPV开始流行的年代。宝骏有创造出销量奇迹。
现在是电动车兴起的年代,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动车呢?长途充电不好解决,城市出行,家庭第二辆车,上下班代步接孩子买菜,不用太多乘员。五菱宏光MINI EV月销4万(2021年3月卖了345台),又是销量奇迹。
下一步,人民需要什么车?人民希望智能驾驶技术能上车,大家把车开到商场,自己进去买东西,车自己去停车场自动泊车。在城市拥堵道路上班,大家可以玩手机,让车自己开到单位。在高速路上,司机可以放松一下,让车自己在高速路行驶。
这个定位是普及的家用车,于是上汽通用五菱责无旁贷。
疫情期间缺口罩“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五菱造口罩。
到了智能驾驶时代,上汽通用五菱自然就让新宝骏品牌承担起普及自动驾驶的任务,为人民造自动驾驶 汽车 。让新宝骏品牌普及自动驾驶,制造自动驾驶时代的销量奇迹。
其实,在与大疆合作之前,新宝骏在智能和自动驾驶上就有丰富的积累。大疆只是一套控制系统,落地需要 汽车 自己的智能系统,而新宝骏在这个领域经验丰富。
新宝骏有“智慧魔方”的模块化移动智能架构,把“通讯模块、驾驶模块、能源模块、驱动模块”等功能进行了模块化整合,并基于底盘将部件集成化,在智能泊车、无人物流车、无人接驳车等等不同形态下已经投入使用。
新宝骏也建设广西首个Robotaxi示范服务点。新宝骏RS-5和新宝骏RM-5做无人驾驶接驳车,通过激光雷达、高精导航、视觉感知摄像头进行路况的实时感知,快速规划、计算,和控制,区域内实现L4级别驾驶。
新宝骏已经有了自动驾驶的经验和实践,然后大疆又把自己研发的平民化自动驾驶软硬件与新宝骏的技术结合。最终实现 “人民的智能驾驶”,把阳春白雪,贵族化的自动普及化,平民化,这是老百姓的福祉。
大疆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合作会给行业带来什么?
新宝骏作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品牌,优势是在全国积累了很多难以企及的渠道与网点。在供应链上有足够强大的话语权。
前文我们说过,从五菱到宝骏到新宝骏,每一代都有销量奇迹,而这些奇迹是需要销售网络支撑的,多年的热销,让新宝骏自然而然的有了庞大的销售网络。
新宝骏做的自动驾驶,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出现在全国从一线城市到十八线乡镇的街头。与4S销售网络配套的是售后服务,用户消费起来没有后顾之忧。
同时,整个上汽通用五菱对供应链的话语权非常大,这样新宝骏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配件,实现优秀品质,合理价格。
同时,新宝骏继承了上汽通用五菱的传统,很懂消费者。新宝骏对于自动驾驶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不是按照外国L1-L5的机械分类。
而大疆对自动驾驶的分类恰恰也是从国内用户用车需求出发的。
大疆车载与上汽通用五菱合做,把大疆与新宝骏的技术和理念结合,会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
因为自动驾驶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数据来积累进化的,迭代升级的。新宝骏依靠它的销售网络和产品实现自动驾驶的普及,会在自然而然的积累数据,新宝骏对自动驾驶的理解,会形成自成体系的生态进化,形成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理念。
对新宝骏来说,新车型结合更强大的自动驾驶技术会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也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品牌。让人们把新宝骏品牌与“人民的智能驾驶“联系起来。
对消费者来说,新宝骏品牌让他们用更平民的价格体验到车载高 科技 ,出了消费者得益,整个 社会 也会为自动驾驶的生态提供更多的支持,这种“人民的智能驾驶“会带动整个产业链,让我们的自动驾驶产业趋于领先地位。
在小米等手机崛起之前,功能机时代手机厂商搞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标准,手机加上彩屏,要卖4000、5000,手机加上MP3功能,要多卖1000,手机能拍照片就多要1000。手机带一个塞班系统,能安装简单的 游戏 ,就要贵很多。
而小米等手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崛起之后,智能手机把这些标准全部打破,大家去跑安兔兔数,去和相机一起测ISO12233。最后,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发展了,智能手机行业改变了。
而改变的前提是普及,国产手机卖出销量,新标准自然普及。
上汽通用五菱与大疆合作,推动“人民的智能驾驶“,普及自动驾驶,也会让我们的 汽车 产业链发展,让 汽车 行业改变。
所以,大疆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会加速自动驾驶的普及,推动自动驾驶产业链的发展,不仅新宝骏和大疆会获得发展,消费者会收益,整个 汽车 产业和无人驾驶产业都会受益。
本文源自Donews
汽车迎来机遇,小米汽车扶持深耕商用车市场?
此外,小米 汽车 的经营范围包括: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 汽车 、应用软件服务等。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230"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78a37c9cc50185e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登记地址为小米集团北京亦庄产业园区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59"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e49cb45572ea761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59"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8c6cbd10188ac86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小米 汽车 为何落户北京亦庄?
业务方面, 8月25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以约7737万美元的总交易金额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动 科技 )。完成交易后,深动 科技 将成为小米的全资子公司。
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动 科技 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软体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所在地同样位于北京市。
政策方面, 《北京市智能网联 汽车 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明确指出,2022年,形成满足高级自动驾驶(L4级别)要求的智能网联 汽车 完整技术体系;全市智能网联 汽车 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具体到亦庄,今年3月,《中国 ( 北京 ) 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明确提出“打造新能源及高端 汽车 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地”的目标,并针对不同条件设定了最低3000 万元、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政策。
其中,“鼓励国内外新能源智能 汽车 整车厂商落户开发区。对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可给予龙头企业最高1亿元创新资金支持;鼓励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达到L4级别以上有条件规模化生产。对完成首批成果转化的企业,根据成果转化效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最高3000万元。”
上述政策均提及L4级智能驾驶,而就在今年7月底,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其微博发布招聘海报,并表示:首批招募500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自研行业领先的L4级智能驾驶能力。
此外,今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智能网联 汽车 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显示,将包括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设为政策先行区。
人才培育方面, 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均位于北京市,且不少国内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管理层均出自上述高校。
地理位置方面, 高德地图显示,小米 汽车 北京亦庄总部距离北汽新能源蓝谷研发中心仅2.9公里;同时,奔驰研发中心、富士康精密组件以及多家物流公司也位于亦庄。
如若上述消息属实,意味着小米原有部门及周边产业在造车方面或可形成一定区位协同优势。
此外,2020年7月,占地161亩的国汽智联研发中心项目在亦庄开工,围绕自研项目实验开发、服务市场研发实验开发、公共检测认证服务规划建设。
小米造车:17位成员合影、已入职300人
9月1日,雷军在其微博官宣“小米 汽车 正式注册”,并公布了一张共有17人的合影,这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小米 汽车 的核心成员”。
汽车总部落地:造车之路为何从北京亦庄开始?" img_height="408" img_width="612" data-src="//imgq7.q578/ef/0904/85436c0b5fc4bc0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有媒体报道称,合影人员包括:在供应链与电池方面经验颇丰的小米集团副总裁、参谋长、小米集团购委员会张峰、前宝马iX的外观主设计师李田原等。总体来看,17位合影人员主要涉及生态链、软件、销售等业务。
此外,根据小米官方消息,小米 汽车 已收到超2万分简历,但仅有约300人完成入职。据悉,小米 汽车 团队目前还处于扩张阶段,预计相关人才招聘将持续至年底。
当前,小米 汽车 版图已逐渐浮现。
其中,除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 科技 外, 在自动驾驶方面, 小米投资了ADS(自动驾驶系统)、ADAS(高级驾驶系统)技术与产品供应商纵目 科技 、国内激光雷达初创企业禾赛 科技 、可为车企提供L2-L4级自动驾驶“融合感知+智能决策”软硬件集成系统的上海几何伙伴。
此外,今年7月,智能出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海之博电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独家投资。
动力电池方面, 小米投资了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商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上游材料商赣锋锂电。
芯片方面, 今年8月,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聚芯微电子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华业天成、恒信华业等联合领投。
智慧停车方面, 今年8月,“城市级智慧停车、静动态交通”领域企业智慧互通(爱泊车)宣布获得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
该专家进一步解释道:“当前,新能源 汽车 供应链的逐渐成熟与底层平台的开放,让造车的难度与成本进一步降低。随着软件定义 汽车 的趋势愈发明晰, 汽车 行业的商业模式逐渐由一次性硬件收费转换为‘硬件作为流量入口、软件持续收费’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软件在其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而本就以软件为主营业务的 科技 公司,其技术与生态优势则是切入赛道的最佳武器。”
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
引言: 尽管名气上跟蔚来、理想、小鹏们不能比,但无论王超本人还是 汽车 ,在电动皮卡等商用车领域,深耕多年且在全球市场取得了不俗战绩。雷军和小米相中并扶持,可谓强强联合好事一桩,或将扮演起小米造车生态链重要一环。
“不装了,我摊牌了~”
乐逗 汽车 注意到,日前小米造车及其生态链迎来新进展,入局并扶持 汽车 ,深耕(智能)商用车市场。
对此消息, 汽车 创始人CEO王超,近来通过多条朋友圈状态、并连转几条相关新闻报道,表达了内心的激动、及对“新”未来前景的无限憧憬。
虽说对此,目前小米方面还没有释放太多信息。
但随着包括赵彩霞、刘德来了、黄江吉,以及邓元鋆等在内的,多位小米系高管的集中加盟 汽车 并担任要职, 小米相中并入局近乎板上钉钉。
王超很激动,剪去长发和胡子之后的他,少了一丝艺术气息,但更显干练健硕的CEO形象跃然纸上。
商用车新物种为颠覆而来,大有一副要焕新出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架势。
为此,他还在朋友圈感言:
“志同道合、成就彼此,很荣幸能和各位新伙伴一起合作,新将为大家带来智能商用车‘新物种’,诚邀各位共同见证,邀请更多大牛加入我们这个大事情。”
王超和 汽车 ,啥背景?
坦率地讲,相较于台面上光环四射的李斌、李想、何小鹏等造车新势力掌门人,王超和他的 汽车 ,名气确实要低太多。
但客观事实却是,论造车这件事,在设计师出身的王超面前,李斌们确实又都是“弟弟”。
并且同样是新造车创业, 2013年便成立的 汽车 ,比蔚来、理想、小鹏等,也要先躬身入局。
只是王超本人和 汽车 ,过去这些年,太低调了。给很多不了解他们的人看来,低调的不像实力派,以为是最近才新冒出来的一家新造车企业。
当然,和蔚来、理想、小鹏等“友军”,一开始就高举高打,将战场瞄向门槛更高、竞争也更残酷的,中高端智能电动乘用车市场不同;
汽车 起初是给厂商客户提供设计服务,后面自己建厂造车,切入的也是看起来相对“低端”的微型电动皮卡车市场。
譬如蔚来们的产品售价动辄二三十、三四十万, 汽车 的首款量产车型——PICKMAN微型电动皮卡,起初售价不过 2w 多块。
皮卡车的客户群体,起初也是以三四五六线城市郊区、及广大县市乡镇的“农民伯伯”为主,当然也包括想买辆耐造的、大号儿童玩具车的京郊村头热血青年!
创始人王超本人呢,也是一个放浪不羁的热血大男孩,曾经凭借手工给儿子打造了一台拉风炫酷的儿童跑车,成为网络上的红人—— 「手工帝老爸」 。
在创业之前,王超曾是一名颇具才华与天赋的主机厂设计师,比较有名的代表作——北京越野BJ40,就曾是经过他的手设计出来的优秀作品。
前些年遍布大街小巷的摩拜单车第一代经典车型,也是王超团队的设计作品。
常言道,演而优则导。设计才华出众的王超,自然也没有一直待在主机厂,2009年离开北汽后先是创办了中瑞德科工业设计公司(CSG Design),后于2013年又创立了 汽车 。
有意思的是,据乐逗 汽车 了解, 汽车 的品牌命名,取自于王超的父亲的名字——王。
以父亲之名,给广大的新时代农民伯伯,造一台皮实耐用、可拉货致富的工具车,一度成为王超引以为傲的事情。
汽车 有何实力,被雷军和小米相中
中国有句古话,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任何事,尤其创业这样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创始人靠不靠谱,团队行不行,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也是投资资格和投资人,在决定敢不敢、愿不愿参与投资一家新企业前,重点考量的因素。
一如上面所言,尽管在纷纷扰扰的各路造车新势力里面, 汽车 算不上名气较大的,甚至过去很多年比较的默默无名,但无论是王超本人还是 汽车 本身,过往及已经取得的成绩,还是非常的实打实。
这是一个务实的团队,也是一家务实的新造车企业。专注于自己的赛道,努力耕耘多年,已经取得不俗成绩。
比如,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 汽车 一款PICKMAN过去几年,不仅在全国很多县市乡镇市场, 卖的挺火,甚至还出口到了包括北美等在内的,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并且你很难想象, 汽车 升级版的PICKMAN,换算成人民币,在美国售价卖到了10多万元一台,甚是受到美国一些客户的认可与喜爱。
这些都是硬实力,足以说明 汽车 及其团队,是专业且拿得上台面的。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汽车 总部在北京,通过和京东等物流电商平台的合作,近年来相继开发出了城市物流专用车,并且还获得了北京上路许可。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和很多低速电动车企业不一样,造车这件事是专业正规军!
一句话,虽说限于王超本人及这家企业自身过去偏“低调”的做派,在造车、尤其商用微型皮卡车等领域, 汽车 是实力牌兼型选手。
事实上,根据一些公开报道来看, 早在今年初甚至更早些时候,雷军团队就曾与进行过接洽。
所以双方如今的深入互动与战略合作,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小米和总部都在北京。
雷军进军 汽车 产业的决心很大,此前接洽的主机厂和产业链潜在合作伙伴也很多,专注于电动商用车领域的,被小米相中并最终牵手成功,成为小米布局 汽车 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实乃“郎有意妾有情”,强强联合的一桩好婚事。
乐逗观察:
一直以来,谈到小米造车,外界更多的能够想得到的,是和蔚来、理想、小鹏等类似,相对高大尚一些的智能电动乘用车。
殊不知,在商用、物流车等领域,随着5G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化的商用车同样是块亿万级的 “大蛋糕” ,市场前景巨大、大有可为。
按照雷军和小米的一贯做法,强势高调进军 汽车 产业,绝不会仅仅只是瞄准“蔚小理”们所争抢的智能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及其它充满想象与潜力的领域和细分市场,都不会轻易放过。
唯有构筑起相对完备的 生态产业链 ,才能把整个小米生态更好地融会贯通,提升规模效应的同时,也可加深加固护城河!
“其实就算是电动皮卡,也出口到30多个国家了,更不用说接下来的玩意儿了”……
恭喜祝贺的同时,也拭目以待王超将要“摊牌放大招”的新物种。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雷军没投资我时,我就建议他造车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继9月1日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注册在了同样的地址。
资料显示,小米 汽车 两家公司的所在地位于小米集团的园区内部,园区占地面积广阔,由办公楼、生产工厂以及仓储物流三部分组成。记者从多位内部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现在园区内大概有1000人,小米 汽车 的办公范围或占据四层楼的空间,目前正在装修中,估计还需要一些时日才会完全修缮好,现在还未见到小米 汽车 的相关员工。
据了解,雷军曾表示,小米 汽车 将是其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为此,他愿意押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12月6日,小米 科技 (武汉)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雷军变更为曾学忠,而这一行为纷纷被外界解读为此举是雷军在为造车做充足的准备。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几个月以来,小米 汽车 动作频频,持续高薪“招兵买马”之后,小米 汽车 的团队已经扩充至500人,而“旷日持久”的小米 汽车 落户地“争夺”战也终于尘埃落定。近日,北京经济开发区和小米 科技 举行了签约仪式,将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小米 汽车 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
据有关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对于进入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未来展望,小米集团表示,将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目前首辆新能源 汽车 预计2024年下线并且量产。
为什么是亦庄?
记者从天眼查中查询到,继9月1日小米集团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注册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小米集团又注册了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 科技 的公司,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大致相同,主要从事新能源车整合制造、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销售 汽车 等活动。两家公司的地址均为科创十街,注册资金加起来达到 110亿元。
记者前往该地发现,该地为小米集团的产业园区,在园区内,办公楼有ABCD四栋楼,其中ABD栋楼高约10层,A栋楼墙上挂着醒目的小米集团橙色标志,而C栋楼较其他三栋楼低矮,墙有“金山云”公司字样。
根据多位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C栋楼是金山云公司人员办公之地,A栋楼则由小米集团的工作人员所用,其他两栋楼几乎都处于空置状态。有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小米 汽车 的工作人员将极有可能在B栋或者D栋楼中进行办公。
夜幕降临时,记者发现,只有A栋2层和6层有几间办公室亮着灯光,工厂也较为明亮,B、D栋楼则毫无光亮。在下午五至六点时,记者在门口等待多时,也并无看见工作人员下班之后鱼贯而出的场景,只有廖廖几人匆忙离开。与对面京东大楼的灯火辉煌相比,甚是冷清。
有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所小米园区的工厂主要生产小米手机等硬件设备,库中储存的货物也均为小米相关手机或者智能产品。不过在记者走访此期间观察到,有不少物流车在园区内绕着既定的轨道卸货运货,之后再驶出大门。
记者围绕园区周围一圈发现,大多为各种企业的工厂,小米集团园区东门对面则有一重大项目在施工,该项目涉及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和封测环节。除此之外,区内已布局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一批“三电”配套企业,产业链较为完善。
有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至于为什么没有选在经开区的 汽车 产业区路南区,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因为路南区未开发区域主要还剩VII-2街区,而北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已经占用了VII-2街区南侧产业区的一部分用地,VII-2街区北侧地区已经规划为路南居住区,去年才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不想再因小米 汽车 的到来变动路南区VII-2街区原有规划,于是就将小米 汽车 放在了旁边的马驹桥金桥区域。
对于小米 汽车 落户亦庄,北京经开区展现了重视,其对外宣布:未来将发挥小米 汽车 项目“链主型”项目的引领带动优势,促进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等在北京经开区集聚融合发展,并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则对此表示,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 汽车 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 汽车 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 汽车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 汽车 科技 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汽车 团队已扩充超五百人
小米造车的消息始于今年3月,经过一番扑朔迷离之后,小米集团终于发布公告,表示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小米 汽车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自小米正式宣布加入造车行列以来,一度组织过多次招聘。从6月份开始,小米就开始陆续招募与 汽车 行业有关的人才,招聘岗位包括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均与自动驾驶领域有关。
11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智能电动车业务推进顺利,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而在此之前,小米在9月1日对外表示造车团队达到近300人。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小米 汽车 团队又猛增了200人。
据了解,小米集团任命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为小米 汽车 副总裁,负责产品、供应链及市场相关工作,向雷军汇报;小米的早期员工、原 MIUI 生活黄页业务负责人刘方,是当前小米 汽车 的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同样是小米早期员工之一、原互联网三部总经理于锴是小米 汽车 智能座舱负责人。除此之外,小米 汽车 的核心高管刘德、王翔、洪锋、卢伟冰等均系小米手机高层。
随着核心团队逐步到位, 汽车 供应链生态也逐步完善。在 10月中旬的小米产投Demo Day上,小米通过小米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小米产投)投资的102家企业中,就有40多家企业与 汽车 相关。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 汽车 电子零部件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并且不少企业都是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
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集团就已经投资了5家公司,分别是: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赣锋锂电以及卫蓝新能源,而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集团同时了4家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 科技 、Innovusion(图达通)、北醒光子以及速腾聚创。在芯片与传感器基础上,小米更是广泛撒网,其已投资了包括纵目 科技 、几何伙伴、智行者与Momenta等在内的多家公司。
在销售渠道上,小米也在做足准备。日前,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国际部总裁卢伟冰通过微博表示,小米之家未来就要承担小米 汽车 销售和服务的责任,并且做好小米生态链基于用户场景的联动体验,所以肯定要开大店,才能把 汽车 放下。小米内部的新目标是在2~3年内开设3万家门店,对中国县乡市场形成全面覆盖。
当小米斥100亿美元造车,苹果 汽车 箭在弦上,华为造车呼声不绝,已经出线的新造车头部公司或许都在思考,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下一个5年乃至10年应该怎么跑。
蔚来的核心能力显然是用户社群和服务,所以在这家公司2021年的规划中,曾受到争议的NIO House将重启再建20家,而理想 汽车 的产品能力也在组织体系上得以延续,该公司已成立产品中心,李想亲自带队,统筹自动驾驶、座舱以及整车三大产品线,驱动研发体系。
虽然同航道对手蔚来和理想 汽车 也都在补齐技术研发,但何小鹏认为,做到80%大家的差异不会很大,但是再往深度去做就会差很远,“很多硬件放在一起只是代表将来有升级的想象力,不代表软件,差别还太远。”
围绕技术这条护城河,小鹏 汽车 还在加固。何小鹏告诉36氪等媒体,目前NGP功能依赖高精地图 ,主要覆盖高速等路段,接下来会推出城市NGP,将用视觉众包的方式做自动驾驶地图,“我们正在考虑全球化的自动驾驶,全球化的东西都用高精地图是很难的。”
小鹏 汽车 也在向软硬件耦合的深度走,参与到硬件设计。“我们会把设计做的多一点,比如说嵌入式 板卡 都是设计,我们设计的深度意味着我们对于原始产品的要求会跟以前有很多的不同。”
何小鹏向36氪透露,P7之后的车型将全部搭载激光雷达,而小鹏 汽车 对激光雷达也不是仅仅拿过来用,“要符合我们的要求,为我们的长宽高、性能、功能做很多的调整。”
在何小鹏的设想中,除了强化自身的技术能力,也在搭建从天空到地面的交通组合。36氪了解到,何小鹏目前已经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飞行 汽车 项目小鹏汇天上,会在年底开放试飞。
这与特斯拉在电动 汽车 之外,同样经营航天业务Space X类似。但何小鹏认为,小鹏汇天对于小鹏 汽车 ,跟Space X至于特斯拉的意义不同,小鹏汇天和小鹏 汽车 会形成不同的交通组合,前者有40%的技术会和小鹏 汽车 相同,也可以共用生产能力。
从移动互联网跨界造车的何小鹏,对于 汽车 出行的理解显然愈发深刻。因此,在 汽车 消费电子化的声浪高涨,甚至手机公司相继下场造车时,何小鹏提出了不同看法,“现在慢慢觉得手机和 汽车 差别还是蛮大的,比如说手机是一个快销品,它对于品牌、交付、品质的看法很多都不一样,手机的中国化和全球化有很大的不同,手机对供应链的风险跟 汽车 的供应链风险管控也不太一样。这些不一致就会导致你的产品、生产、物流、品牌、市场、销售店的布局都不一样。”
尽管如此,何小鹏对好友兼投资人雷军的建议仍然是造车,“我一开始就建议他(雷军)造车,他没投资我的时候就建议。”雷军不仅是何小鹏UC浏览器创业时期的投资人 ,也在小鹏 汽车 C轮融资中投入5000万美元。
36氪了解到,小米造车初步讨论的品牌定位与小鹏 汽车 类似,主打强 科技 属性的中高端市场。问到小鹏 汽车 和小米 汽车 是否讨论过合作,何小鹏拒绝了评论,“现在说什么,都可能是错的。”
问:NGP体验下来,一个刚性的问题是,没有高精度地图覆盖的路段不能开,感觉对高精地图依赖还是很严重?
何小鹏:我现在拼命在催高德,把更多的地图做完善。
问:小鹏接下来会在城市里推NGP,是用视觉技术做地图吗?
何小鹏:是,很久以前就在做了。因为我们可能跟其它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有一个不一样,我们正在全面考虑全球化的自动驾驶,全球化的东西都用高精地图是很困难的。
问:所以视觉建图的路线会是行业主流吗?
何小鹏:我们是2019年开始策划用高精地图,包括用激光雷达,而且我觉得我们很有可能在明年全球用激光雷达最多的整车厂。因为我们的车后面全部都带激光雷达。
你可以看到我们下一款车就没有XPILOT2.5了,都是3.5。再往后的车如果到了4.0可能就没有3.5,你可以选择没有自动驾驶,也可以选择最高等级的驾驶。这点我们是蛮相信互有好坏,因为人的眼睛和大脑跟机器的眼睛、大脑是两种不同的体系,我觉得激光雷达实际上跟它们一起,一个是左眼一个是右眼,可以使整个的驾驶安全性大大提高。
如果我们去一条路上天上掉一块石头下来,很多时候只靠视觉是很困难的,但是激光雷达就可以。但是激光雷达对于一些反光的东西,像镜面等等的确有问题,但是视觉通过光来看又比较好。所以他们两个很多情况下是互帮的。
问:小鹏一直是以技术研发见长的企业,但是今年看来,包括理想、蔚来都在补短板,走大而全的路线,都在补技术,可能明年Q1蔚来ET7堆料式的硬件发布,软件可能也会落地,你会担心小鹏的轮廓有点模糊化吗?
何小鹏:我不担心,大家今天最怕的你这个东西的深度还差多远,比如说深度做到85%的时候,85分跟80分差异很小。我觉得硬件放在一起只是代表将来有升级的想象力,不代表软件,差别还太远。
问:有种说法是说未来5年 汽车 行业会快速进入淘汰赛,头部的几家车企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所以你们的友商会说2025年要造100多万台车,小鹏对淘汰赛的说法是怎么看的,包括您的十年是怎么样的?他们都会复刻手机行业?
何小鹏:我现在比较少用手机(作类比),我以前比较多。最开始很多人说小鹏你这样是不对的,但是现在慢慢觉得手机和 汽车 差别还是蛮大的,比如说手机是一个快销品,它对于品牌、交付、品质的看法很多都不一样,手机的中国化和全球化有很大的不同,手机对供应链的风险跟 汽车 的供应链风险管控也不太一样。这些不一致就会导致你的产品、生产、物流、品牌、市场、销售店的布局都不一样。比如说你在一个 汽车 店里卖手机和手机店里卖 汽车 ,他们的能力模型、体系都有巨大的差距,当然这个没有人做过。所以我认为是这样的。
所以你刚才讲的那句话我同意一部分,2025年是新造车企业和新兴造车企业、老造车企业分晓的主要时间点,这时候上去比较明显,下去也比较明显,可上和可下还不明显。至于那个时候会有多少台车每家自己都有心中的目标,这个就是各自努力。
问:小米造车的发布会上,雷军说朋友里有人劝他造车,有人劝他不造,您是什么建议?
何小鹏:我一开始就建议他造车。
问:一开始是什么时候?
何小鹏:他没投资我就建议了。
问:您刚才提到了老 汽车 品牌和新 汽车 品牌和新兴 汽车 品牌,今天造车和5年前的造车,这个市场竞争环境、资本环境的差异是什么?
何小鹏:态度,今天如果一家类似6年前出来的车厂,如果没有技术积累、资本积累,再进来大家会觉得很难。今年进来的都是比较大个的,在全球的领域里都算是大个的,但是是其他行业的共识,不是这个行业的共识。
换个角度,车这个事情真的不像互联网和快销品,互联网和快销品到了最后的裂变速度真的很猛烈。消费产业一致性相对比较简单,最后很难裂变,裂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问:他们觉得智能化时代会加剧裂变的速度,就像手机一样?
何小鹏:这是肯定的,但是核心就是什么叫做好的智能企业。现在有很多的逻辑我是不认同的,比如说我把一个车用了很多好的硬件组合,最开始FF就是这样,2016年就提了,即使2021年来看它的硬件,也不算低端,好多好的硬件组合代表有好的想象力吗?可能有,绝大部分是反例。
问:四季度电话会上,你说今年会加大研发投入,做一些和自动驾驶紧密相关相关的硬件,这些硬件包括哪些?
何小鹏:比如说把(硬件)设计做的多一点,比如说嵌入式 板卡 都是设计,我们设计的深度意味着我们对于原始产品的要求会跟以前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说现在对激光雷达不是仅仅拿过来用,我们要符合我们的要求,产品可能就要为我们的长宽高、性能、功能做很多的调整。我们这块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问:自己的芯片和OS这两个步骤吗?
何小鹏:如果我们要做,肯定会跟大家说的。
问:软硬配合一直以来是小鹏的特点,这是不是你认为的小鹏 汽车 能够走到今天的优势?
何小鹏:最开始我们讲做一个硬件,比如说做一个收音机,三十年前很多创业做收音机,从哪里买什么东西做什么样的设计,可能到了十几年前硬件有些软件到了手机里软件会多一些,但是也只是多一些,因为OS基本上是改变了。到了现在这里面很多做的深度比手机要更广,总量更多。
我觉得原来消费品的硬件和软件在 汽车 里还要加上服务和场景,服务场景是一个全新的 汽车 产品的品类。这个做好是很难的,比如说像在欧洲卖,服务和运营能力很重要,你做好硬件还不够。比如说充电能力是一种什么能力?维修能力是什么能力?运营能力是什么能力?在以前的消费品的软硬件里这些体系不多。
问:在未来的电池技术上,我们友商其实有两种不同的侧重,像理想是注重4C、充电效率,蔚来可能注重高能密度,前不了半固态电池,小鹏在电这块往哪边走?
何小鹏:我们做的事情很多,无论超充站、超充服务、超充能力。第二个我们现在叫四电,还有充电体系,所以在四电体系里现在提的要求更高,所以我还是一个逻辑,如果用供应商的能力都不叫什么能力,早一点上,实际上别人就比你晚一个月。这些能力没有什么太大价值,自己的能力才叫能力。
今天中国在电领域的能力还是有点薄弱的,反而比亚迪在电上的综合能力比较强。
问:理想说他们未来的超充站是能够赚钱的,你怎么看?
何小鹏:首先他们需要一部电动车。
问:我们会做高压吗?因为比亚迪的增压充电技术在服务上或者体验上是真的很好?
何小鹏:我觉得真的很强,这个问题在前年就已经在讨论了,至于什么时候会做出来,什么时候宣布根据实际情况定。
问:听说您在飞行 汽车 上投入的精力蛮大,飞行 汽车 对于小鹏的意义,是Space X对特斯拉吗?
我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动手,就是因为这个好像很难改变,有政策问题、有安全问题、噪音问题,实际上飞行类的噪音是一个很强的问题,很多人都忽视。但我们越来越觉得有可行性,看你愿意不愿意花大钱、大团队做好多年,如果你真的愿意是有巨大的价值。
问:有没有技术上的相通,比如说飞行 汽车 可能需要一个快速充放电的电池,可以用在 汽车 上。
何小鹏:很多相同,我觉得40%的相同。无人驾驶不太通,最后卖的飞行 汽车 既可以开又可以飞,在地面不做太多无人驾驶,因为飞行是按克来减重的,如果想地面做那么多的无人驾驶,会增加估计10公斤以上。
问:这个事是对小鹏品牌有好处,还是真的把它当成一个生意去做?
何小鹏:真正的生意,独立融资。
问:为什么您看了很多年都没有投,最近投了,触发您的契机是什么?
何小鹏:很多原因。包括小鹏现在总算有点技术的精力可以支持一下我们的生产线,因为有很多技术是关联的,但是也不全关联,就像刚才讲的,飞行 汽车 的自动驾驶主要在飞上的挑战很多。
问:为什么不专注在把手上的事情做的更好,再开始下一步,就像您说的节奏感的推进。
何小鹏:这就是节奏感的,你在外面搭一个数百人,将来到两千人的团队,这是节奏感的问题。
问:特斯拉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是,在国内年销10几万台车,口碑下滑得很厉害吗,您觉得这里面有行业共性的问题吗?
何小鹏:我不是这么看的,看到这些问题我会首先想,第一它为什么做大,第二如果你是一个外国公司能不能在中国做大,或者你是一家中国公司去到外国能不能做到类似。
问:你心目中目前认为小鹏最需要解决的东西或者需要突破的东西是什么?
何小鹏:打好基础。
问:这个基础包括组织架构、内部人员吗?
何小鹏:很多,比如说组织上过一万人,一万人管的好可以到三万,三万如果再管的好可以到十万,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问:感觉小鹏的技术、研发从目前展现的能力来看,不是很明显?
所以对我们来说,有很多事情,比如说今年所做的事情很多是在2023年、2024年才能看到效果,如果今天不去思考、布局、沉淀,2023年你会说小鹏发现你们去年的创新不够多了。
问:未来你怎么强化小鹏的核心 科技 能力,从组织到人才到研发?
何小鹏:怎么强化就是把基础做好才能讲,我们是打基础。那你的效率在大团队下一样高,把基础定准,定长期,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