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优选 汽车优选

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_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会时间

佚名 2024-04-17 人已围观

简介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_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会时间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2.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解析3.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4.抓机遇迎挑战,北汽新能源整装迈进下一个十年|汽车产经5.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和发展方向2023年中国新能源

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_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会时间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2.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解析

3.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

4.抓机遇迎挑战,北汽新能源整装迈进下一个十年 | 汽车产经

5.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_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会时间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与瓶颈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根据Facts and Factors 研究,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价值约为1850 亿美元,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9800 亿美元,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然而,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新能源汽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瓶颈。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自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截至2022年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4.10%。

       在销售数量方面,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占到全球销量的61.2%。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36.5万辆,同比增长了81.6%。虽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瓶颈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猛,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瓶颈。

       1、补贴退坡

       自2019年起,国家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完全退出,这也导致了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一些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应对市场变化,最终被迫退出市场。

       2、充电设施不足

       目前,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需求。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城市的充电桩数量都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这也成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因素。

       3、品质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一些品牌的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在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等。

       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瓶颈和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1、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企业应该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特别是核心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

       2、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鼓励相关企业进入该领域。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以便快速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3、推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

       未来,企业应该继续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安全性、驾驶辅助功能等方面实现更大的提升。

       4、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走到了全球前列,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化将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市场存在诸多挑战和瓶颈,但是只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充电设施建设,采取更多的创新措施,就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解析

       [?亿欧导读?]?新基建按下的加速键,会如何催熟市场?

       作者丨丁唯一

       编辑丨张宇喆

       充电桩正走向“风口”。

       4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公布了一组数据:预计今年内完成100亿元的投资,新增公共充电桩约20万个,私人桩约40万个,新增公共充电站4.8万个。

       而在过去十余年里,中国大概建设了45万根公共充电桩。

       以此速度来看,充电桩建设进入了政策快速推动时期。

       不断扩散的疫情正在让全球的经济按下暂停键。在中国汽车产业,工厂停工、裁员降薪、供应链断裂已经成为了疫情笼罩之下挥散不去的阴影。但由于“新基建”风口的出现,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细分领域却展现出了发展活力。

       在正式被纳入“新基建”之后,充电桩行业的好消息不断。政策撬动下,各路资本纷纷注入,在疫情阴霾笼罩的3月,充电桩行业却密集收获3起融资,其中还包括“圈外人”宁德时代和蚂蚁金服。

       充换电行业在之前成长过程中烦恼不断,高投入、高回报周期、低利用率等都成为了盈利的掣肘。按照一个行业的成长周期来说,亿欧汽车认为充电桩行业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的试探、初步形成期的蒙眼狂奔、发展期的高质量增长及成熟期的稳步前行。

       随着“新基建”地位的确认,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获得了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踏板,但距离成熟还有一定距离。

       01?未达预期的第一阶段

       时间回溯到2006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全国首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中国充电桩行业的历史大幕就此拉开。

       随后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期间建设了国内首个集中式充电站,该充电站可满足50辆纯电动大巴车的动力电池充电需求。2009年,南方电网投产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桩在深圳建成,建设规模为2个充电站,134个充电桩。

       彼时,出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乐观预期,国家电网曾梦想一统充电设施领域,如同加油站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一样。

       随后,国家电网曾三次调高充换电站建设计划。

       2010年,国家电网在《“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904座充换电站和23.3万个充电桩,充电设施规划总投资为217.1亿元。

       2011年9月,时任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2011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上,又将“十二五”目标扩大到2900座充换电站和54万个充电桩。随后,2013年6月,据《国家电网报》报道,“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又将数字再一次提高,计划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3700座、充电桩34万个。

       充电桩/?123rf

       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十分“骨感”。

       《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3)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400座,充电桩1.9万台。原计划投资额逐年增加,从建设数量上看2012年充换电站建设放缓,2013年全年竟然只建成了47个。

       南方电网设立的Flag也同样经历了倒下的命运。此前,南方电网与深圳市政府达成协议,到2012年在深圳建设89个充电站、29500个充电桩,预计总投资额将超过10亿元。不过,根据《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12年),截止到2012年底,南方电网仅建成充换电站18座,充电桩仅3229个。

       谈到充换电站建设放缓,仍然绕不过“盈利难”这道坎儿。国家电网内部人士曾称,彼时已建成的400余座充换电站几乎没有盈利的项目,处于全线亏损的状态。南方电网分公司也表示,其在深圳建成运营的7座充电站,每年亏损额为1300万元。

       早期的充电桩,就这样“小心试探”了一番。一方面,巨额亏损的“果子”并不香甜;而另一方面,充电桩的巨大缺口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掣肘。

       02?蒙眼狂奔的六年

       2014年之后,充电桩市场的大门正式开放。

       2014年,国家电网宣布全面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电动汽车换电设施市场。这意味着,充电桩市场不再只受国有企业所控制,民间资本也有分一杯羹的机会。同年,如今在公共充电桩领域排名第一、第二的特来电、星星充电相继成立。

       充电桩行业爆发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2014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一举打破了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刻板印象”。被特斯拉“教育”过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大批新能源汽车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了8.39万辆,累计销售7.4万辆,和2013年的1.75万辆和1.76万辆的产销数据相比,翻了四倍有余。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的规模。

       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加码,使得充电桩市场随之变成一片红海。一时间,国营资本、私营企业蜂拥而上,掀起了一阵充电桩建设狂潮。狂潮的猛烈在充电桩数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丁唯一

       截至2015年底,我国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仅5.7万台。这一数字在2019年底已达到121.9万台,增长了21倍。在充电桩高速建设的同时,全国车桩比水平也在持续优化,已由2015年的7.8:1提升至2019年底的3.4:1。

       但是好看的数字背后却是以野蛮增长的方式在支撑。

       过去几年,充电桩行业赛道上一时间人满为患,但其中碰撞出的问题也比比皆是:投入成本高、利用率低下、用户体验差、共享观念淡薄的情况却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了全行业陷入盈利难困局。

       即使是充电桩行业的头部企业特来电,也没能逃过亏损的境遇。特来电在成立前四年累积亏损6亿元,直到2019年4月才实现盈利。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特来电投了这几年亏了八亿,别人想干这个事不亏5个亿休想做成。”

       由于充电桩行业存在投入资产重、回报周期长的属性,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充电桩市场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格局——行业前三的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

       制表人/?亿欧汽车分析员?丁唯一

       因此,尽管入局容易,但在赛道上坚持下来的玩家并不多。特来电品牌总经理赵健在此前的采访中曾透露,2017年中国大概有300多家充电桩企业。但到了2019年,50%的企业或倒闭或退出该行业,还有30%的企业在盈亏平衡的基准线上挣扎。

       随着“蒙眼狂奔”的日子结束,坚持下来的充电基础设施企业正在寻找良性增长之路。

       03?走向成熟

       2020年3月,充电桩正式被中国纳入到七大新基建之中。

       在亿欧汽车看来,“新基建”地位的确立,是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从蒙眼狂奔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大手笔和新玩家,是充电桩市场迈入第三个阶段最直接的表象。

       3月初,国内第一大公共充电桩运营商特来电完成了总计13.5亿元的增资,新引入了鼎晖投资以及国调基金。其中,鼎晖投资是管理千亿级资产的知名机构,国调基金则是国家队背景、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500亿元的中国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3月6日,中央为新基建定调后的第三天,主营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与福建百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上海快卜新能源,主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

       3月27日,蚂蚁金服也入股了一家充电桩运营企业简单充,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占股33%。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各地方政府针对充电基础设施也将有政策方面的倾斜。3月底,上海市开始对充电桩提供安装补贴。不久前,北京、深圳、成都、山东等地也先后发布了对充电桩的扶持政策。

       资本和政策推手之下,充电桩市场自身也将经历洗牌。

       新基建中的“新”是使充电桩不同于普通基建的关键。云快充CEO田波曾对亿欧汽车表示:“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的跑马圈地,更加注重充电设施的运营平台建设,让桩联网、车联网加快融合。”

       未来,充电桩行业离不开大数据、5G等新技术和新领域的协同作用。而这样的工作,不可能仅靠充电运营商一方完成。因此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之前从未涉水过充电桩市场的蚂蚁金服和宁德时代会纷纷入局。

       而充电运营商在其中,则可以通过充电获取数据,打通出行、生活服务的数据链条,原本单一的充电业务上就多了增值服务,未来的盈利模式也将有着更多元的探索。

       电动汽车充电/?Pexels

       不过,“新基建”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充电桩未来的发展就能一帆风顺。十三五期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要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截至到2020年2月,这一数字仅达为3.2:1。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还在拖累着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2020年实现这样的目标恐怕并不容易。

       虽然当下的行业发展远未达2015规划的目标水平,但亿欧汽车对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仍有巨大的信心。近年来,全球汽车企业开始走向电动化、CTP等动力电池技术走向量产、更多高效的充电场站完成建设、新能源汽车成本逐渐下探、V2G技术距离量产越来越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活力也将不断提升。

       在今年1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计,在2025年之前,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相关技术都会全方位成熟,电动化拐点来临;同时,新能源发电价格拐点也将到来。

       亿欧汽车预计,在2025年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逐步超越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期也将结束,正式迈向成熟阶段。

       因此,基于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前景,充电桩作为其配套补能设施也必将随之成长,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

       新基建按下了加速键之后,充电桩的快速布局成为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它却不是制约消费者购买的唯一原因。

       (近期,亿欧汽车正在推进《2020-2025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预期研究报告》,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

       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解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对生活的渗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也不再陌生,新能源汽车因其动力价格低、环保等优势也逐渐成为人们在选购汽车时的一种重要选择。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仅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在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才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2008年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元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仅为899辆;到2018年,这一数据达到了127万辆:短短十年间,销量增长了一千多倍。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和环境促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呢?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一般分为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第一,宏观大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能源安全重视程度的加深,消耗化石能源的内燃机在公路交通领域逐渐被其他能源的动力系统所取代,这也为以电动化为技术背景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了良机。

       例如,早在1997年,日本就根据《京都议定书》中针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并制定了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之后的《巴黎协定》更是进一步表明了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到2018年,以欧盟成员为主的多个国家都对限制或终止内燃机销售注册作出承诺甚至出台法案,例如法国宣布在2040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英国同样决定在2040年禁止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还有一些国家在时间上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挪威将这一时间确定为2025年。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工信部表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已经开始研究,而双积分管理办法则已开始实施,以此来要求和激励各企业改善传统汽车节能水平。

       第二,持续有力的多维政策激励机制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内在的环保性和技术升级特点,成为我国绿色发展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国家在国家战略、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和产业政策四个方面构建起由上而下的四维激励政策体系。在国家战略方面,表现为在政策层面重点培养,在许多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在税费减免方面,在2014年发文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在2015年发文给予新能源车辆车船税优惠。在财政补贴方面,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并推广至全国,并给予新能源汽车项目每年一定的资金支持。在产业政策方面,出台多个文件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给予新能源运营以补贴等等。

       上述两个背景和政策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车得以在于传统动力汽车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自身的发力和探索同样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厂家在完善技术和促进生产方面下了大力气,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动力汽车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往往找到了一些与这些新技术进行结合的切入点,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感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与之相对比,传统动力汽车由于一定的生产惯性和路径依赖,在采用新科技等手段时可能并不如新能源汽车那么灵活方便。也正因此,新能源汽车往往给人一种科技感、时尚感更足的印象,这也成为促进其迅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抓机遇迎挑战,北汽新能源整装迈进下一个十年 | 汽车产经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

       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为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同时,会议明确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减免政策行之有效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自2014年9月起实施,实施后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前经三次延续将实施至2023年底。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汽政研”)表示,该政策实施后同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形成合力,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有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先发优势。

       从实施流程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设定技术要求并实施目录管理,满足技术要求的车型经企业申请、主管部门审查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后即可直接免税,实施流程简单。

       从实施环节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直接面向消费者,在购置环节即时有效,消费者感知度高,促消费效果明显。

       从政策覆盖范围看免征购置税政策定位于普惠政策,政策设定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政策实施以来,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市场占有率总体较高。据中汽政研测算,2022年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占比超过99%,政策受惠面广泛。

       从财政投入看,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享受免征购置税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总计约568.1万辆,免税总额合计879亿元,与当年车辆购置税税收收入比值接近1︰3。据测算,预计2023年免税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补贴退坡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影响不小,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产业发展仍面临挑战

       中汽政研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三大挑战”,需要政策继续发挥引导作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发展面临行业盈利承压的挑战。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中汽政研调研发现,传统车企单车亏损额在1—3万元,新势力企业约为4—12万元。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较,新能源汽车还尚未形成成本竞争和替代优势。据中汽政研统计分析,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成本仍较同级别燃油车高约20—30%,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仍略高于燃油车。

       产业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整体市场渗透率超过25%,但仍存在细分市场、区域市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场景、地区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条件。

       例如,2022年,我国乘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7.8%,而在货车领域却不足10%;华东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全国销量的41%,而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不足5%。

       此外,产业政策也面临国外政策实施或加码的挑战,如美、日加码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德国、荷兰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退坡时间等。

       “总体来看,本次公布的延续方案既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也能有效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中汽政研表示。

       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至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220万辆,市场占有率达27%;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0%。

       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中汽政研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部分核心技术、关键矿产资源、电池回收利用、车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级提升。此次会议针对产业面临问题,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对此,中汽政研建议,建立更高层级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机制,推动汽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高效落实。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技术方向开展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有效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鼓励头部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加大车辆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鼓励换电、燃料电池等示范应用,加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质量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2009年,四部委联合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随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发布,确定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条件,并在之后的几个月公布了前5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共47个产品型号。那一年,多项政策的密集发布,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已经把新能源汽车列为了战略新兴产业。

       也是在这一年,北汽新能源正式成立,搭上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首班列车。

       从首个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从首张新能源生产资质牌照,到全球顶级高端智能工厂破土动工;从EV系列首车下线,到ARCFOX破界而生;从市场破冰的电动十君子,到产销纯电动车50万辆……十年来,北汽新能源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亲历和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摸索起步走向欣欣向荣。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传统车企开始陆续推出新能源车型,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发力,特斯拉也在中国投资设立超级工厂。目前,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带动了市场的应用升级,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认可度显著提升。

       随着产业的日渐成熟,从2018年起国家开始逐步下调新能源汽车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打造优势产品和构建核心技术体系。

       补贴政策调整、新入局者增多,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益成熟成熟的表现。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要做的就是顺时应势,打造优势产品和核心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

       经过十年发展,北汽新能源通过持续创新和实践探索,拥有了过硬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应对未来也显露出足够的信心。?

       磨剑十年,七度摘冠

       2009年,北汽集团开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面布局,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直到现在,北汽新能源还是国内少数掌握纯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及整车集成匹配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在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开拓市场的同时,北汽新能源还在体制机制和资本合作方面走上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2014年,北汽新能源成为国内首家独立运营的股份制新能源汽车公司,也是国内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

       在深化国企改革进程中,北汽新能源先后完成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成功登陆A股市场。

       2016年4月,北汽新能源发起A轮融资,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3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由22名新增投资者以货币资金认缴。增资机构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产业外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财务投资人,其中就包括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企业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孚能科技。?

       2017年8月,北汽新能源正式完成总额111.18亿元的B轮融资,远超此前预计的80亿元,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单轮最大融资。这一年,北汽新能源共计产销103199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98%,在国内纯电动车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23%,并且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年度销量冠军。

       随着公司的融资需求不断提升,北汽新能源在完成了两轮融资之后,开始运作上市计划。2018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通过重组A股上市公司ST前锋成功过会,成为全国首家A股上市的新能源整车企业。

       截至2019年,北汽新能源已连续七年蝉联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并多年稳居全球前三之列,连续两年成为唯一入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成功跻身全球十大创新机构。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在“2020北汽新能源全球伙伴大会”后的采访中表示,北汽新能源给自己定下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要夺得国内销量第一,我们真正树立的目标是要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强做大,真正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挖掘出来。

       “后补贴时代”,北汽新能源有备而来

       虽然多年的经验积累和销量领先为<a

        在 汽车 工业时代, 汽车 作为人类主要的移动出行工具,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以汽油、柴油为动力的传统能源 汽车 造成了严重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随着 汽车 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汽车 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燃油型交通工具,更多的是向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方向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我国 社会 经济不断前进和发展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 汽车 的需求日益增强。截至202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亿人。近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汽车 尾气的污染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现在国际上 汽车 所运用的能源也基本上为常规的燃油,污染物排放量大,巨大的 汽车 保有量对生态环保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汽车 生产国和消费国,节能减排任务形势严峻。随着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 汽车 企业以及 汽车 尾气排放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全球来看,世界上石油资源短缺,传统 汽车 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环保型 汽车 是实现 汽车 行业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的一个最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发和应用新能源 汽车 。我国众多有识之士认为,发展新能源 汽车 无疑是中国自主品牌换道超车的良机。目前,新能源 汽车 研究项目已被列入我国重大 科技 课题,向新能源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已经被越来越重视。近期来看,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电动 汽车 行业发展,成立了电动 汽车 发展联盟。2021年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了《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也将促使机动车行业更重视排放技术及相关的标准要求,倒逼企业主动进行改造升级和技术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动 汽车 作为 汽车 工业的未来,经历了长期发展,纯电动 汽车 技术逐步成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成长最快的电动车市场。目前,中国已投入至少600亿美元来支持刚刚起步的电动 汽车 行业,鼓励支持400多家公司进入电动 汽车 行业。

        1、新能源 汽车 的概念。 新能源 汽车 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 汽车 ,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 汽车 。新能源 汽车 包括混合动力 汽车 (HEV)、纯电动 汽车 (BEV,包括太阳能 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 汽车 (FCEV)、氢发动机 汽车 、燃气 汽车 、醇醚 汽车 等等。

        2、我国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现状。 当前,仅从技术上看,中国品牌新能源 汽车 已实现了全面超越,不管是造型技术,还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 汽车 核心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的技术水平,引领全球新能源车的发展。2020年,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两大颠覆技术,通过刀片电池解决市场最关心的安全痛点,通过超级混动DM-i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当然,新能源车发展仍然会有个较长时间的过渡阶段,从插电混动过渡到纯电动。在所有新能源 汽车 中,采用纯净能源驱动的纯电动 汽车 是现在我国最有可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纯电动 汽车 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 汽车 ,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 汽车 前进。纯电动 汽车 的电动机相当于传统 汽车 的发动机,蓄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其动力系统很简单:电池组—电动机—车辆传动系。

        3、从供给侧、需求侧、国家政策三个方面分析发展现状。 在供给侧方面:一是 续航里程问题在逐步提高。2014年大部分续航能力在100-200km,但到2020年续航能力大多数可以达到400-600km,已经基本上满足了一般客户的出行需求。二是 充电时间在缩短,整车成本在下降。电池技术在不断地提升,截止2020年,大部分EV车型已经实现了0.5h的快速充电,充电便利性大幅提高。动力电池售价已经在逐年下降,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动力电池售价为0.81元/Wh,仅为2015年的36%,并且国内购置新能源车没有购置税,有望于2025年完成与燃油车的平价购置。三是 配套设备的不断齐全。随着新能源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充电桩设备不断增加,2020年国内公共及私人充电桩达到168.1万个,约为2016年的7.8倍,呈迅速增长态势。

        在需求侧方面:一是 优越的性能。电动化能带来更好的加速性能,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安静舒适的乘车环境。二是 使用成本降低。相比燃油,电能更加廉价,在用车成本方面,显著降低。

        在国家政策方面:实行双积分政策,并且逐步趋严,使得各 汽车 厂商纷纷投入新能源 汽车 的研发、生产。

        新能源 汽车 的核心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目前,电驱动和电控还存在技术难关,但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已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三电”中最为棘手的仍然是电池的问题,人们普遍认可的电池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等。受限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水平,存在着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充电站的建设等制约因素,目前混合动力Hybrid到了市场水平,几乎每个 汽车 厂商都有相应的车型或者在研发阶段,价位也在市场能接受的水平,当然比传统内燃机的 汽车 价格还稍高一点。但它仅是一个过渡的技术。纯电动 汽车 是终极的方向。

        纯电动 汽车 将给传统 汽车 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现有的 汽车 技术,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四驱机构,乃至电控系统都将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在深入研究磷酸铁锂电池,还有很多企业在深入研究氢燃料电池。国内的比亚迪纯电动车的研发现已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虽然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续航受限,但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续航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2020年9月,第十六届北京国际 汽车 展览会开幕,全球首发车高达82辆,概念车36台、新能源160台。新能源车型占比近40%,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中外车企在本届车展上同台竞技展出新能源 汽车 最新研发成果,中国品牌车企更是高调宣布其新能源 汽车 战略,既显现出中国车企未来的发展重点,也表明了中国新能源 汽车 在研发上与跨国车企具有了同台竞技的实力。据悉,中国车企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了以广汽集团为代表的纯电动敞篷概念跑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30年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占比有望达到70%,而中国 汽车 品牌的市场占比有望达到60%。

        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新能源 汽车 工业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家和地方对新能源 汽车 的提振措施保障下,传统车企正在变换赛道,积极改善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汽车 ,形成了新能源 汽车 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新能源 汽车 的大幅度增长。在新能源 汽车 时代,让每一辆下线的新能源 汽车 ,终将成为人类的绿色梦想。(作者:华北理工大学2018级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张纪涵)

        欢迎您随时向我们投稿、提供新闻线索,邮箱shibaonews@163.com

       好了,今天关于“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14年新能源汽车展”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